AI摘要:本文介绍了Reverse工程中使用的工具,包括Detect It Easy、UPX通用脱壳和IDA,并详细说明了IDA的目录结构、常用快捷键和快照功能。

涉及工具:1.Detect It Easy;2.UPX通用脱壳;3.IDA
Detect It Easy这是一个检测是否加壳的程序,通常我们会将拿到题优先放入进行壳检测,流程如下
1.未查出壳-------->IDA
2.检测出UPX壳------>UPX通用脱壳(拿UPX壳举例)------->IDA
UPX脱壳:
进入UPX通用脱壳文件目录------>cmd进入终端------->upx -d 路径(你需要脱壳的程序路径)
IDA目录结构
在IDA的安装根目录下有许多文件夹,各个文件夹存储不同的内容

cfg:包含各种配置文件,基本IDA配置文件ida.cfg,GUI配置文件idagui.cfg,文本模式用户界面配置文件idatui.cfg,
idc:包含IDA内置脚本语言IDC所需要的核心文件
ids:包含一些符号文件
loaders:包含用于识别和解析PE或者ELF
plugins:附加的插件模块
procs:包含处理器模块

IDA常用快捷键
IDA中的快捷键都是和菜单栏的各个功能选项一一对应的,基本上你只要能在菜单栏上找到某个功能,也就能看到相应的快捷键,这里先记录几个常用的:

a:将数据转换为字符串
f5:一键反汇编(最常用)
esc:回退键,能够倒回上一部操作的视图(只有在反汇编窗口才是这个作用,若是在其他窗口按下esc,会关闭该窗口)
shift+f12:可以打开string窗口,一键找出所有的字符串,右击setup,能对窗口的属性进行设置(最常用)
ctrl+w:保存ida数据库
ctrl+s:选择某个数据段,直接进行跳转
ctrl+鼠标滚轮:能够调节流程视图的大小
ctrl+x:对着某个函数、变量按该快捷键,可以查看它的交叉引用(最常用)
g:直接跳转到某个地址
n:更改变量的名称
y:更改变量的类型
/ :在反编译后伪代码的界面中写下注释
\:在反编译后伪代码的界面中隐藏/显示变量和函数的类型描述,有时候变量特别多的时候隐藏掉类型描述看起来会轻松很多
;:在反汇编后的界面中写下注释
ctrl+shift+w:拍摄IDA快照
u:undefine,取消定义函数、代码、数据的定义

拍摄快照
由于IDA不提供撤销的功能,如果你不小心按到某个键,导致ida数据库发生了改变,就得重新来过,所以要记得在经常操作的时 候,加上快照:file-->take database snapshot
加完快照后,会生成一个新的ida数据库文件,本质上是有点像另存为的操作
快捷键:

ctrl+shift+w
最后修改:2024 年 11 月 20 日
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